发布时间:2025-02-22 10:32:00    次浏览
点击“中华传统国学”一键关注! 有一种神药,不仅美容养颜抗衰老,而且强身祛病又延年,这种神药是什么?听完我的一个故事,你就知道了,今年中秋回老家,偶然碰见一位三十多年未曾谋面的的有一位道医朋友,这个朋友许多年以来,基本上每天只睡4个小时左右,但是每天都很精力旺盛,容光焕发,神采奕奕,丝毫没有半点疲倦的样子,而且身体很健康,他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神奇的养生效果,就得益于他常常服用的一种不用花钱的“神水”,其实这种“神水”每个身上都有,但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及都相信,这种神水是什么呢?它就是“津液”,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唾液”,严格的说“唾液”是不能等同“津液”的,因为“津液”是经过提炼的,就像铁与钢一样。这位朋友就是天天“鼓漱吞津”才取得哪样神奇的养生的效果。其实“鼓漱吞津”养生法,自古以来就为擅于养生的大家所重,“华池常贮神来水,水似无源水不穷”,例如很注重养生的道家就有服玉液神水一法,也叫存津法,此法易简而具神效,并有诗赞“此液非常液,金玉(此指金液玉液而言)共合成?灵根常灌溉,久服自长生。”为了让网友们重视这个易简而神效的方法,再把一些古书对该法的赞誉转抄给网友:《黄庭经》云:“口为玉池太和官,漱咽灵液灾不干。体生光华气香兰。却灭百邪玉炼颜,审能修之登广寒。”又云:“玉池清水灌灵根 (舌根也),审能修之可长存。”其诀有存思法、啄齿法、漱液法、咽津法。玉池又称华池,神水又称灵泉,服之得法,可免饥渴。《老君尹氏内解》曰:“唾者漱为醴泉,聚为玉浆,散为神水,降为甘露。”故修烁家多行漱华池醴泉,一口三咽之,直送入丹田,以溉脏润身,滋流百脉,化养万神,而得无量寿也。《养性书》曰:“凡人修养摄生之道,各有其法。大概勿要损精、耗气、伤神。此三者,道家谓之全精、全气、全神是也。每于鸡鸣时,拥衾调息,叩齿聚神。良久,神气既定,方行火候,搬运数十遍,便觉浑身和畅,血脉自然流通。当此时,华池水生、神气满谷,便当大漱咽下,纳入丹田,以补元阳。如搬运了,就吃平昔补养的药饵,以两手摩擦令热,乃行导引之法。行毕,方可栉漱盥洗,乃焚香默诵《洞神章》一遍,逍遥步庭,约行百步,待日出功毕,即可食粥。食毕以手扪腹,行二三百步。此养生大略,不可不知。”《胎息论》曰:“凡服食须半夜子后,瞑目盘坐,面东呵出腹内旧气两三口。然后停息,便于鼻内微纳清气数口。舌下有二穴,下通肾窍,用舌柱颚,存息少时,津液自出,盈盈满口,徐徐咽下,自然灌注五脏,此则气归丹田矣。如子后丑前不及。寅前为之亦可。又曰人能常饮玉泉,令人长年,而有光色。”玉泉者,口中咽也。《臞仙》曰:汉蒯京享年百二十岁,气力甚壮,言朝朝服食玉泉,叩齿二七,杜景升亦常以漱玉泉口咽之得寿。此道门中之存津法决,虽系养生小决,确有神效,非虚言欺人也。 “鼓漱吞津”如何操作呢?方法是以舌在口中搅动,兼以上下牙齿相叩,以使口中充满津液,然后以此漱口,分三次吞咽。吞时要用力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鼓漱的作用在于使津液充满气泡,吞下此液等同服气。可使血液氧分子增加,大脑不缺氧)。“鼓漱吞津”还有以下作用1这个方法可以治晕车,有些人坐车的时候就身体不适,只要按上述方法不断吞咽津液,就可以转移自身注意力,缓解紧张,达到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从而身体气机流畅,缓解不适之症。2这个方法可以治失眠。有些人晚上睡不着,只要按上述方法叩齿吞津,便能转移注意力,自然摄心归一,摄诸乱意。能使精神不散,安然入睡。3这个方法对缓解身体一切不适都有帮助。久而久之,功效很明显。如果以这个方法同时进食龙眼干,红枣等物。更有特别之效。第一,可以提神,如果有些人每天睡眠时间不多,常常打瞌睡,呵欠。早上食细嚼龙眼干10个,就能提神去瞌睡。比喝咖啡更有用。第二,可以滋养身体。但凡身体虚弱之人,细嚼龙眼,吞纳津液,便能补充身体能量,涣发生机。附医书中所载相关之法方外服龙眼法,五更将不见水干龙眼,以舌在齿上取肉去核,即是舌搅华池之法,细细嚼至渣细成膏,连口中津,然咽下,如咽甚硬物毕,又如前法,食第二枚,具服九枚。约有一时许,服毕方起,辰巳二时,又服九枚,未申二时,又服九枚,临卧又服九枚,一日四次、却有半日之工、服龙眼则气心净,且漱津纳咽,是取坎填离之法,劳症者勤行一月,无不愈者,方土秘之。------上摘《冯氏锦囊秘录》闽产桂圆,味甘肉浓,能悦胃养营,凡劳损心脾而血耗者宜食之。因其形如龙目,故又名龙眼。道家每取肉细嚼,待满口生津,下咽,名饮玉泉。余尝试之,颇益。昔华亭陆平泉宗伯,享寿百龄,日惟食龙眼数千,颜色如少时。然其味过甘,多食令人中满,有痰热者,似亦不甚宜也。------上摘《对山医话》《对山医话》所说然其味过甘,多食令人中满,有痰热者,似亦不甚宜也。我认为这是要要据自身情况来看的,一般人每天食30个左右,有益无损。30个龙眼干去核取肉后,量其实是很少的。当然成千上百地食,个人认为不可取,除非是已辟谷不食烟火惟以龙眼活命者。应将重点放在津液的量上,龙眼只是助益而已。临睡前吃十多颗红枣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知道各位网友看完这则故事能否悟出什么!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快速关注↑↑↑中华传统国学国学道家文化国学中医文化国学易经文化国学风水文化国学命理文化关注平台后 回复数字 查看相应内容回复0收看:中华五千年国学常识集锦回复1收看:中国老家规,这就是教养回复2 收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回复3 收看:古代女子洞房前后的区别回复4 收看:色难 .........你敢看吗?回复5 收看:为啥人生气时说话用喊?回复6 收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回复7 收看:八拜之交是指哪八拜?回复8 收看:中华“七不出门八不归家回复9 收看:筷子为什么是7寸6分?回复10 收看:传统饮食相生相克原理回复11 收看:人类的残忍让自己胆寒回复12 收看:国学精粹不怨天不尤人回复13 收看:睡姿这事,你做对了吗回复14 收看:龙的九个儿子,在哪?回复15 收看:中华老规矩,教给孩子回复16 收看:吃 醋 ,生活才有滋味回复17 收看:“老公”原恶毒骂人的回复18 收看:阎王和穷鬼的对话,回复19 收看:祖宗十八代称呼大全!回复20 收看:知命不怨天知己不怨人回复21收看:如何判断你元气不足?回复22收看:四杯绿茶让癌症远离回复23收看:心存善良,无可恨之人回复24收看:拆字做人—太精辟了!回复25收看:写给总是乱想的你!回复26收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回复27收看:知道吗?刷牙别沾水!回复28收看:古代到底有没有合同?回复29收看:是药三分毒,药补食补回复30收看:车内摆件十大禁忌,回复31收看:春吃芽、夏吃瓜回复32收看:遇出葬和婚礼的禁忌,回复33收看:流传600年,益寿延年回复34收看:这五种房子越住越穷!回复35收看:不骗你,吃太饱很可怕!回复36收看:大忌!绝不能进卧室回复37收看:传给孩子,还是失传?回复38收看:常按六个穴位!回复39收看:古代投降为何举白旗?回复40收看:影响运气的小动作回复41收看:手镯最好别戴左手上!回复42收看:忌讳,不要乱改名!!